王晓然:打造绿色新乡确保食品安全_中国服务行
编者按:新 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辖2市6县4区、122个乡镇、3571个行政村;总人口560万,其中农业人口330万;土地面积8249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605万亩。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首批确立的十个“加工贸 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市、种子基地市,是河南省粮食、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近两年来,新乡市在统筹城 乡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开发、绿色农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的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1.4亿元,增长 14.2%,居全省第3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5亿元,增长26.1%,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3.2亿元,增长 22.7%,居全省第1位。粮食总产76.2亿斤,实现历史上第一个“七连增”。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安全目标。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主管统 筹城乡和三农工作的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
打造绿色新乡 确保食品安全
——访河南省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
本报记者 徐兴利 陈 浩 特约记者 张跃林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市长,您好!我们时常注意到您在不同的场合和媒体上多次强调要切实从源头上抓好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定要让广大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请问,新乡市政府是如何做好这一方面工作的?
王晓然(以下简称“王”):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是我在不同场合和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求的一个重要话题。因为,食品安全 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人命关天。具体来说,我们首先从食品安全的源头抓起,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农 业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依靠机制、技术创新,发展生产保供给,推进产业化增效益,强化监管惠民生,把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放在 突出位置来抓,从而使全市农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了农产品食品安全。
一是加强抗旱田间管理保粮食生产安全。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高产创建,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千名技术人员下乡包村指导农民强化小麦田间管 理,狠抓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特别是及时落实抗旱补助资金 4800多万元,有效地帮助农民抗旱浇麦促春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立小麦万亩高产示范方30个、高产示范乡镇61个、高产攻关田92块,高产乡镇较上 年增加1个。初步预计,全市506.3万亩小麦单产预计能够达到504.7公斤,比上年增产3%,首次迈上500公斤新台阶。夏粮总产预计达到51.1亿 斤,比上年增产3.1%,有望实现“八连增”,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搞好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生产保民生供给。全面实施经济作物提升行动计划,以园区建设为龙头,努力扩大花生、蔬菜、中药材、花卉、林果、食用菌六大高效特 色作物面积,重点抓好近郊蔬菜、辉县中药材、辉县食用菌、封丘金银花、长垣鲜果五大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沿黄滩区、太行山区、环城近郊三大高效农业 产业带和黄河故道优质花生产业带建设,丰富“菜篮子”,保障全市蔬菜和水产品供应。特别是我市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成绩突出,5月23日~24日农业部全国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培训会议在我市召开。
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品牌农业促农业增效。立足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玉米、水稻、金银花、鲜果等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合 作、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方式联合与合作,做大做强农产品企业和品牌。超前谋划,严格标准,积极帮助延津县食品产业聚集区创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集聚 区”,已着手筹划组建延津县优质小麦产业集团、原阳黄河大米产业集团。通过培育推介,全市累计发展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0家,其中省级以上40家,发 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92家,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达到50%;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达84个,其中国家级23个、省级54个、市级7个。
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保民生安全。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违禁农业投入品行为,切实规范农业生产秩序,保障农业生产 安全。积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产品认证工作,不断加大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把好农产品基地、市场质量安全关。
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新品种选育。培育的小麦、玉米、水稻3个新品种分别通过国家、陕西省、河南省审定。完成年度目标的100%。
六是服务三农工作。科技推广工作 通过规范管理、措施落实、重点营销等手段,完成销售玉米、水稻等种子120多万公斤,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产品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记:王市长,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法》的正式颁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危害食品安 全的现象和案件,可以说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新乡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是如何抓好粮食生产安全工作的?
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基本形成。今年以来,我市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加快推进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建设。目前,市、县两 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监督检查机构9个,行政执法支队8个,98人取得粮食监督检查资格证。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处罚案件主办人制度、预先法律审核制度、案 件指导制度等。
二是粮食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里程碑式新突破。近年来,我市积极致力于中粮(新乡)项目的引进工作,李庆贵书记和我多次赴京拜访和在新乡接待中粮集团高层 领导,为中粮项目引进和落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前年6月16日,市政府与中粮粮油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中粮新乡粮食收储物流项目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前 年12月18日,中粮(新乡)现代粮食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新乡市隆重举行,标志着总投资7.74亿元的中国首个多功能集成型现代粮食产业化基地 项目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期间,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中粮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在做好在建工程项目的 同时,继续加大对中粮集团的招商引资力度,中粮集团与新乡市政府已于近日签订了总投资9亿元的面粉、饲料及物流二期项目,全力打造中粮(新乡)粮油食品产 业园。
三是新乡市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目前,夏粮收购在即,全市粮食部门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市已备仓容174万 吨,可以满足夏收入库需要;准备输送机、磅秤、清理筛等收粮器械2052台,校验各类验质仪器500余台;培训检斤验质人员千余人。各级粮食部门还积极协 调金融部门筹集粮食收购资金,确保不给售粮农民“打白条”。
四是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取得新进展。加快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是市政府交给粮食局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近2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市区国有粮食非购销企业捆绑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分流人员1500余人并得到妥善安置,资产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粮食产业化工作得到新发展。积极协助中粮集团发展优质小麦订单种植,目前全市订单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在推进优质小麦订单工作中,积极为农户提供 生产技术服务,实行分品种连片成方种植和单收单储,不但叫响了新乡优质小麦品牌,也为种粮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记:王市长,前一段时间,社会上一度出现了“瘦肉精”事件、猪、羊、鸡、鱼等肉注水事件,新乡市在畜牧业发展和管理工作中,是怎样确保让群众吃上放心肉的。
王: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畜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18万吨和17万吨,除蛋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外,肉、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8%和6.2%。
一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完善基层防疫队伍。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基层动物防疫员设置、职责、劳务报酬等进行了调 整和完善,全面开展畜禽春季集中免疫。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耳标佩戴率、免疫证发放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加强疫情 监测。充分利用全市572个疫情监测点,扩大监测面和监测频率,逐步形成了以日常监测为主线、监测网内部监测为补充、季度抽检监测为考核依据的监测监督模 式,今年以来,全市监测各类样品34218份,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撑,严格检疫监督。积极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对追溯体系物资严格实施专人、专 责、专账、专库管理,牲畜标识申请、签收、发放、领用各环节周密运转。
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新突破。扎实开展“千场百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创建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重点养殖场户赴许昌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了养殖场户参 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建活动中重点对创建养殖场(小区)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粉刷墙壁,统一场区绿化,统一配置消毒设备,统一安装监控可 视系统,统一档案资料,统一粪污处理设施,规范粪污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进畜禽饲养方式转变。按照“退出庭院、退出农村、退出散养,进入田园、进入小区、进 入规模养殖场”的思路,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企业。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着力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违法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药品和销售、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等突出问题为治理重点, 围绕“双节”、“五一”等重要节日开展集中整治。落实基层动物防检人员“一岗双责”,对行政区域内生猪养殖场户分区包干、责任到人、监管到户,加大监督抽 检和生猪经纪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案件。认真开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生鲜乳等专项整治活动,严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 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市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得到加强,监测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县级畜产品质检站建设稳步推进,全市质检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四是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3·15”案件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和部署,全市畜牧系统紧急投入到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生猪养殖 场户进行逐个排查。经过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新政文〔2011〕64号),明 确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对生猪饲养、出栏、收购贩运、屠宰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理顺监管机制,堵塞监管漏洞。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针对基层 畜牧部门瘦肉精监管队伍薄弱的情况,市政府、市编委相继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完善监管机构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提高监管能力,目前这项工作 正在积极推进。严把生猪出栏关、屠宰关、出境关“三道关口”。
五是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双带动”战略,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畜禽深加工产业体系。
六是科技兴牧行动成效明显。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市、县畜牧部门派出驻场人员900多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 养殖场户、技术员2万人次,印发资料10万多份。加快畜禽改良步伐,全市发放奶牛冻精6.92万剂;实施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辉县、卫辉两市完成生猪 良种补贴7.1314万头,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8%。
七是饲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饲料企业达64家,年双班生产能力达140万吨,其中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达6家,可生产猪、鸡、鱼、奶牛等5个系列40个品种饲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饲料生产体系,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饲料工业生产基地。
新闻来源:中国国门时报